硬汉视频官网在线观看下载_硬汉视频官网在线观看免费_硬汉视频下载APP_硬汉视频官网下载

同達新材料LOGO  
首 頁          企業(yè)概況          產品展示          新聞中心          客戶服務          營銷網(wǎng)絡          人力資源          留言反饋          聯(lián)系我們
產品展示
 
 
     拋光粉
     釹鐵棚
   
 
  營銷網(wǎng)絡
  聯(lián)系我們
       49671969
     地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金山開發(fā)區(qū)
               五一路加油站南  郵編:010110
     
     新聞資訊 您當前位置: 同達首頁   >     新聞資訊       
 
 
 
智能手機屏幕十年發(fā)展 不只是變大了而已
作者:稀土拋光粉 來源:www.770-output.com 點擊:5245次 時間:2018-10-26
 

手機可以說已經(jīng)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近十年也是智能手機發(fā)展最迅速的十年,從外觀設計、屏幕顯示到拍照攝像再到硬件性能,每一年都發(fā)生著非常巨大的變化,它的發(fā)展歷史可以說非常的復雜,很難為大家一次講清楚。今天筆者就先帶大家了解下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屏幕的一些變化。估計很多人最直觀的感覺就是屏幕一年比一年大,但其實這十來年它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技術更新:電阻屏到電容屏

觸摸屏的出現(xiàn)可以說是手機發(fā)展的一個重大的飛躍,它改變了我們與手機之間的交互方式,目前現(xiàn)在我們使用的絕大多數(shù)手機都使用的是觸控操作,而其實早在10多年前觸摸屏已經(jīng)并不罕見,只不過當時大都使用的都是電阻屏。

相較于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電容觸屏,當時的電阻式觸摸屏可以說非常的難用,觸控不靈敏,需要較大的力量才能觸控,反應速度也比較慢,并且不支持多點觸控,那時候很多觸屏手機都配有觸控筆,筆者也想到以前用過的那種手寫鍵盤雙輸入的手機,雖然有觸屏但比較的難用,甚至不如直接使用實體鍵盤,當時的NOKIA5800/N97/N900等旗艦機型也都使用的電阻屏。不過電阻屏并沒有流行起來,后來也漸漸地被淘汰。

而在2007年發(fā)布的初代iPhone則首次使用了電容觸控屏,相較于電阻屏,電容屏采用靜電感應操作,只需用手指觸摸屏幕就可操作,反應速度快,靈敏度高,更重要的是支持多點觸控,目前我們手機上的很多功能也是基于這點開發(fā)的。雖然在當時電容屏并不被看好,但歷史證明了它的價值,電容屏逐漸引領了潮流,目前絕大多數(shù)觸屏手機都采用的電容屏。

尺寸變大:翻了一番都不止

遙想十多年前,在大街上掏出一部3.5英寸的“大屏”iPhone便能吸引到許多人的目光,要知道在2007年的時候諾基亞N81屏幕尺寸只有2.4英寸,摩托羅拉RAZR 刀鋒 V8則為2.2英寸。即便是2008年諾基亞推出的經(jīng)典觸屏手機諾基亞5800也僅為3.2英寸,全球第一部安卓手機HTC G1同樣也是3.2英寸。所以,那時候稱第一代iPhone手機為“大屏”手機并不為過。

當時喬布斯也曾表示3.5英寸是最佳的屏幕尺寸,不過現(xiàn)實也是狠狠的打了喬幫主的臉。隨著相關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設計的不斷進步,屏幕的尺寸也是不斷地攀升,從當年的2.4英寸到3.5英寸、4.0英寸、5.0英寸…7.0英寸。今年,觸屏手機的屏幕大小基本是6.0英寸起步了。

越來越大的屏幕確實為用戶帶來了更好的交互體驗和更加出色的視覺效果,每個時間點也都有最佳的屏幕尺寸大小,不過筆者也覺得屏幕并非越大越好,過大的屏幕致會使手機的尺寸增大,很難實現(xiàn)單手的握持和使用,這為用戶的操作帶來了一些麻煩。當然,廠商們近幾年也是通過“無邊框”、“曲面屏”、“全面屏”等設計在盡量增大屏幕的同時,讓機身的尺寸盡量不增加,從而讓用戶更方便的使用手機。筆者也會在后面為大家詳細的再說一下。

分辨率提升:從400到4K的飛躍

當然,隨著屏幕的越來越大,屏幕的分辨率也是隨之變得越來越高,這里又不得不提到iPhone了。2007年推出的初代iPhone的屏幕分辨率就達到了480x320分辨率,雖然那時還是諾基亞的天下,但當時的旗艦機N95/N96還是用320X240的分辨率。2008年HTC推出的第一款安卓手機HTC G1也是成功追上初代iPhone,同樣采用了480x320分辨率。

而2010年的iPhone 4橫空出現(xiàn)再次讓一眾手機廠商紛紛敗退,它首次運用的視網(wǎng)膜屏幕,4.0英寸的屏幕分辨率達到960x640,而就算11年的安卓最高分辨率手機MOTO XT875其屏幕分辨率也只為960x540,其它同期安卓機大多維持在800x480分辨率。蘋果再次走在了世界的前面。不過在2012年安卓陣營迎來了轉機,主流旗艦手機的分辨率都提高到1280x720,要高于當時iPhone 5的1136x640,分辨率也進入了HD(High Definition高分辨率)時代。

之后安卓陣營也是不斷地發(fā)力,2013年各家手機廠商的旗艦機分辨率都達到了1920x1080的分辨率,手機屏幕進入FHD(Full High Definition全高清)時代。而到了2014年,三星的旗艦手機則使用上了2560X1440(QHD)的分辨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2K屏幕,安卓手機也在屏幕分辨率上全面超越蘋果。當然,這里不得不提到一款非常傳奇的產品,那就是索尼推出的Xperia Z5 Premium,5.5英寸的屏幕分辨率為3840×2160,達到4K級別,它也是世界上首臺 4K 屏幕智能手機,并且至今還沒有產品打破這個分辨率。

近些年,手機屏幕的尺寸不斷地增大,屏幕比例也同樣發(fā)生著變化,但大部分手機產品的分辨率都維持在FHD和QHD級別。而就目前來講,這樣的分辨率也是非常合適和合理,顯示的細膩程度也足夠,而過高的分辨率對于人眼來說不僅無法進行分辨,同時還會造成手機的耗電增加,影響手機的續(xù)航,其必要性并不高。

材質升級:從TFT走到了OLED

10年前時候,大多數(shù)手機屏幕一般采用TFT屏,這是整個手機產業(yè)里面最為成熟的技術,TFT液晶顯示屏的特點是亮度好、對比度高、層次感強、顏色鮮艷,但也存在著比較耗電和有拖影等問題,目前還是有一些低端產品在使用TFT屏幕。

而在大家都在使用TFT屏的時候,iPhone 4上采用的則為IPS屏,這種屏俗稱“Super TFT”,它本質上也是TFT屏,不過卻被輕微改進,其主要是改變了液晶分子顆粒的排列方式,采用水平轉換技術,加快了液晶分子的偏轉速度,保證在抖動時畫面清晰度還有很好的表現(xiàn)力,相對于普通的TFT屏,它擁有更大的可視角度、色彩還原更加準確、觸摸無水紋、環(huán)保省電等優(yōu)勢,目前市面上的很多機型都采用IPS屏幕。另外還有一種名為Super LCD的屏幕,SLCD是拼接專用液晶屏,是LCD的一個高檔進階品種,特點是色彩更暖,還原真實,更自然,適合人眼觀看。不過好像有HTC對這種屏幕情有獨鐘,其它廠商并沒有什么采用這種屏幕的產品。

以上的三種屏幕歸根結底都是LCD屏,而近幾年OLED屏逐漸成為智能手機屏幕的發(fā)展趨勢,許多安卓旗艦手機以及去年的iPhone X和今年的iPhone XS系列產品也都采用的這種屏幕。我們現(xiàn)在接觸到的OLED屏幕,基本都是AMOLED屏幕。OLED屏相較于傳統(tǒng)的LCD屏幕有很多的優(yōu)點,比如:色彩鮮艷度高、輕薄、柔韌性好、可折疊、陽光下觀看效果好等。另外還有顯示效果更佳出色的Super AMOLED屏幕,它有著更快的響應速度,更佳的陽光下顯示效果,以及更亮麗的色彩表現(xiàn)力,目前很多高端旗艦手機都使用的是這種屏幕。在AMOLED顯示屏領域,三星和LG可以說是稱霸全球,市場占有率高達90%以上。不過它也有它的缺點,AMOLED屏幕則存在使用壽命的問題,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可能出現(xiàn)色彩漂移的情況,而LCD則沒有這樣的問題。

LCD和AMOLED各有優(yōu)缺點,隨著LCD技術的不斷優(yōu)化和AMOLED技術的不斷完善,在一些中高端手機上,LCD和AMOLED之間的差距已經(jīng)非常小了,對我們的日常使用也不會造成什么影響。但OLED屏幕在功耗、厚度和顯示效果上的優(yōu)勢已經(jīng)逐步凸顯,并且柔韌性好也在目前這個“全面屏”時代讓它擁有著更多的可塑性,在手機設計時有著其獨特的優(yōu)勢。隨著OLED成本的降低,更有可能成為顯示行業(yè)的未來。而LCD屏幕可能會被慢慢擠到中低端市場。

“窄邊框”“無邊框”

十年來,手機屏幕在設計上也是發(fā)生了許多的變化。“無邊框”設計便是其中的一種,不過這種設計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有的人覺得它十分驚艷,而有的人則認為完全沒有必要。但從技術上來講,它確實也是現(xiàn)階段最好的屏顯技術、觸控技術、裝配技術等等的絕佳體現(xiàn),雖然從美學角度上無法獲得所有人的認可,但它確實為手機更大的屏占比、更收窄的機身以及更好的屏幕視野。而提到“無邊框”這個設計,必然要提到一個品牌,那就是努比亞,它一直是這種設計的追求者,同時它也為這種設計賦予了便捷好用的“邊緣手勢”功能,可以實現(xiàn)諸如邊緣雙擊以快速返回、邊緣上下滑動切換應用、邊緣反復滑動加速手機、雙邊同時滑動調節(jié)亮度等新型交互。讓這種設計不僅僅只是一種視覺感官,而是更具有使用價值,做到中看也中用。

當然這種“無邊框”的確實屬于一種較為小眾的設計,大部分廠商還是在追求“窄邊框”的設計,這種設計也確實給與了用戶更加出色體驗,除了視覺上更加協(xié)調外,也讓手機在機身尺寸不變的情況下,擁有更大的屏幕和更高的屏占比。

“全面屏”

而伴隨著“全面屏”設計的誕生,“窄邊框”設計也基本成為了各大廠商的標配,它們之間的相互配合,讓手機擁有了更大的屏幕,更高的屏占比,更出色的視野。當然說到“全面屏”也需要在這里和大家解釋下,全面屏是手機業(yè)界對于超高屏占比手機設計的一個比較寬泛的定義。從字面上解釋就是手機的正面全部都是屏幕,手機的四個邊框位置都是采用無邊框設計,追求接近100%的屏占比。但目前由于受限于目前的技術,業(yè)界宣稱的全面屏手機暫時只是超高屏占比的手機,目前還沒有真正達到100%屏占比的手機?;旧犀F(xiàn)在市面上,屏幕比例高于18:9的手機都被泛指為“全面屏”手機。

當然“全面屏”設計也是分為很多種,首先是“額頭”“下巴”并進的全面屏類型。上下收窄,手機屏占比的效果得到很大的提升。

第二種便是由iPhone X領銜的劉海屏”,也就是異形全面屏,保留頂部的一部分區(qū)域放置各種傳感器,而這種設計在出現(xiàn)之初也是廣受吐槽,這種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屏幕的一體感,不過確實為手機帶來了更高的屏占比這也是目前最為流行的一種“全面屏”設計。今年這種設計也得到了進化,將除了攝像頭以外的傳感器都隱藏在屏幕與邊框之間,也就出現(xiàn)了今年下半年非常流行的“水滴屏”的設計進一步的提高了屏占比,當然下巴的進一步收窄則是得益于封裝技術的變化,這里筆者也不多做說明了。

還有一種較為小眾的設計就是無“額頭”配“下巴”的設計,雖然說這種設計最初是來源于Aquos Crystal“無邊框”手機的,但小米MIX將其將這種設計帶入了更多人的視野,也將它設計的更加精致。

最后便是今年很多廠商都在追求的一種設計——真“全面屏”。通過將前置攝像頭和相關傳感器進行隱藏,讓手機正面基本就呈現(xiàn)出一塊屏幕。目前代表的產品有采用彈出式攝像頭的vivo NEX以及滑蓋設計的OPPO Find X,而本月還會榮耀Migic 2、小米 MIX3以及聯(lián)想Z5 Pro等真“全面屏”產品亮相,大家也可以期待一下。

“曲面屏”“折疊屏”

在“全面屏”設計出現(xiàn)前,“曲面屏”也曾風靡一時,這也是基于OLED屏幕的“可彎曲性”打造的。自從三星S7 edge的“曲面屏”出名后,很多廠商也采用了這種“曲面屏”的設計,當年的ZUK edge、vivo Xplay6、小米Note 2、華為Mate 9 Pro等都采用這樣的設計。不過這種曲面屏實質上噱頭大于實用性,目前除了三星外,采用“曲面屏”的手機也并不多見了。

當然說到了OLED屏幕的“可彎曲性”就要說說另外一個概念設計,那就是“折疊屏”。在“全面屏”設計漸漸同質化之后,很多廠商便開始進行新的思考,依靠OLED屏幕的“可彎曲性”打造出全新設計的產品,畢竟對于智能手機來說,手機屏幕的ID設計永遠是最先打動用戶的地方。蘋果、三星、微軟、LG、諾基亞等已經(jīng)申請了相關的折疊屏專利,其概念都是利用OLED屏以讓手機機身實現(xiàn)折疊。根據(jù)目前的消息看,三星的折疊屏手機很可能將會在明年正式亮相,到時候我們可以見識到采用這種設計的產品到底會有著怎樣的表現(xiàn)了。

寫在最后

這十年來,智能手機行業(yè)發(fā)展的十分迅速,而屏幕從各個方面也都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而隨著屏幕的“性能”正在不斷提升,手機的整體體驗也是不斷地的在變好,我們與這塊用于交互和顯示的屏幕也存在了更多的可能。而從智能手機屏幕這十年迅速的發(fā)展看,蘋果曾不止一次走在了其它人的前面,引領著時代,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它廠商都在努力開始走在前面。隨著用戶需求的不斷提升,各大廠商依舊會在屏幕這條道路上繼續(xù)探索,至于讓我去預測十年后手機屏幕會發(fā)展成怎樣,我只能說無法想象。


 
  E-mail:49671969@qq.com     蒙ICP備02108868號       管理登錄   電子地圖
版權所有:呼和浩特同達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www.770-output.com    Copyright@ tongda-ma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金山開發(fā)區(qū)五一路加油站南    郵編:010110    咨詢熱線:0471-3620070 傳真:0471-3620071
友情鏈接:萃取劑  選礦藥劑  定型機油煙凈化